NEXT

分享到:

活动时间:2024/12/19 14:30-16:00

活动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三展厅

用声音触摸《诗,之后的影像》| AMNUA 艺术疗愈

带领人:Lone、大姚

人数:20人


法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伊夫·博纳富瓦(Yves Bonnefoy)曾说“诗,是我们在声音中触及的另一种语言,是在僭越概念性的日常言语,书写生命真实‘在场’的语言。一首诗歌的‘诗’,以一种声音的方式走向读者。”其对诗歌本质的探讨,尤其是对“声音”在诗歌中作用的强调,展示了诗歌与语言的复杂关系以及其独特的表现力。

诗歌的“声音”与“触及”

博纳富瓦提到的“声音”,并非指传统意义上音响的传递,而是指诗歌语言的内在节奏、韵律与氛围。诗歌的声音,是一种“诗学的存在”,它通过声音与语言的张力,超越了简单的符号传达功能,成为诗意的载体。这种声音以一种非理性、非概念化的形式,唤起读者的情感与思维,使诗歌超越了日常语言的界限,从而实现对生命的真实书写。

诗歌的声音与“在场”

诗歌是“在声音中触及的另一种语言”,这意味着诗歌通过声音的方式,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现实——一个无法用概念和符号完全捕捉的真实世界。这种真实,既是诗人内心的感知,也是外部世界的反映。通过声音,诗歌能够穿越表象,揭示那些常被日常语言所遮掩的深刻感知和存在。在这里,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字表达,它还是一种能够打破日常生活的思维惯性,接触到深层意识与存在意义的媒介。

思想与灵魂的传达

“声音”不仅是一种感性的表征,更是一种思想与灵魂的载体。它通过诗句的音韵、语调、节奏等形式,渗透到读者的内心世界,促使他们与诗人、与生命、与宇宙发生深刻的对话。诗歌通过声音的共鸣,能够触及到人类内心最为隐秘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揭示出最原始、最崇高的心灵意识。

诗歌的“声音”将诗歌从单纯的文字艺术提升为一种“立体的诗歌”,它通过音韵的变化、节奏的调控和语言的多重意象,将人类的情感与思考、思想与灵魂紧密相连,创造出一种多维度的审美体验。这种诗歌不仅可唱、可听、可视、可想,更能够触动我们最深层的心灵意识,让人类在诗歌的“声音”中重新审视自我、重新与世界建立连接。


活动流程

一:自由之声—心随乐境

二:诗意之声—百千影事

三:静默之声—秘密花园


带领人

Lone

音乐治疗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会员

中国注册治疗师(RMT)

美国神经音乐治疗师(NMT)

英国林克莱特发声带领者

中国抗癌协会心理治疗师

中国抗癌协会音乐干预委员会会员

大姚

纸飞机乐队主理人

自由作曲人、编曲人、键盘手,吉他手

擅长为各类型纪录片和电影配乐


关于展览

诗歌并未随时代逝去,而是在形式与伦理的交织中持续书写历史。莱辛的《拉奥孔》探讨了诗与画的界限,现代艺术在诗歌中探路,阿多诺的“奥斯维辛之后还能写诗吗”引发深思。在数字时代,图像尤其是移动影像成为新的媒介形式,社交短视频重塑诗的表达。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联合德国歌德学院主办的“21世纪影像”项目,首届《诗,之后的影像》聚焦移动影像,汇集三十余位/组影像创作者的作品,探讨新旧媒介如何相互解读,移动影像是否能成为新的“诗”,以及艺术中的普遍“诗性”


愈人计划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推出的“愈人计划”,是围绕“艺术疗愈”主题展开的创新项目。该项目显示了美术馆职能的转向,从传统的“育人”扩展至关注公众心理健康,向疗愈身心的方向转变。该计划旨在通过艺术与心理健康的深度融合,缓解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美术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此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和当代艺术作品,为参与者营造出多感官沉浸式体验,提供了一种新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在美术馆特殊场域内,“愈人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疗愈活动,帮助参与者在心理和情感层面得到有效疏导与调适。活动内容涵盖了展览导览、创作体验、艺术疗愈工作坊、线上网络课程等,通过这些形式,逐步实现心理压力的缓解、自我认知的提升、社交技能的增强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此外,“愈人计划”通过跨学科合作,逐步将艺术疗愈的实践扩展至社区、学校、医院等多种场所,构建了一个广泛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服务对象涵盖社会各阶层,从社会观众到校内师生、社区老龄群体、医院住院病患、残障人士乃至社会弱势群体等,致力于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普惠性的心理健康服务。


总策划 | 宣文陵 金玉衡

项目统筹 |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