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分享到:

活动时间:2013年4月22日,18:30

亚洲在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的项目、陈列和特展

AMNUA学术讲座/海外视阈

亚洲文化艺术的当代呈现——“走进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讲座

2013年4月22日晚6点半,我馆策划已久的“走进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讲座如期举行,作为AMNUA学术讲座之海外视阈系列之一,该讲座我们荣幸邀请到了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司美因女士主讲,讲座由我馆学术部王亚敏主持,顾龙娟担任现场翻译。

我馆李小山馆长到场首先做了介绍和推介。讲座开始后,司美因女士首先介绍了大英博物馆的概况。大英博物馆收藏约800万件珍品,博物馆在伦敦、英国和海外为这些藏品进行保管、研究和展示工作,以其官方网站和出版物让这些工作广为人知,它在伦敦每年的参观者接近600万人次。大英博物馆的遗产和使命由它的自身建筑所反映——古典和现代建筑的结合。老建筑是19世纪的,从2000年起,添加了一个新的由Norman Foster设计的大中庭(Great Court),这个中庭由于其玻璃天花而广为人知。现在,一个新的由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侧翼将于2014年开放。大英博物馆的使命基于其国际性的收藏和研究,这一特地点反映在其用一座纪念碑式的佛陀雕像来匹配其馆内的使命公示,在大英博物馆的收藏中,世界书写新的历史,它需要理解过去和重新塑造未来。大英博物馆的山墙上的作品“文明之进程”(1852年)象征了这一博物馆所能给与的教育:从最左方的,人类以无知从岩石中诞生,向右进而创造出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几何及戏剧等。大英博物馆持有来自各个历史时期和世界各地的收藏。它为不同文明设有特定的陈列馆,但是在博物馆的入口,它一起展示来自不同时间和区域的物品,这是为了告诉参观者,它是一个世界性的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有时也策划特展,将不同时间的地点的物品对照展出。

司美因女士讲座中介绍了大英博物馆的肇始,收藏亚洲文物艺术的历史情境,以及其亚洲陈列馆今日状况及其持续的收藏。在发展的历史情境中,博物馆是逐渐转向文化保存和研究的目的,这是从一开始从对自然物种保存研究的兴趣开始的,这种趋向延续反映到博物馆保存、研究和展示作为人类文明见证的人的创造之物的使命上来,当然,艺术品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司美因女士在讲座中就博物馆的展示及研究运作等提出了多种理念。通过表演、项目及创造性的利用空间,将博物馆带进生活,是司美因女士讲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印度、中国及朝鲜等的一些传统节日及其表演项目的组织,使用室外空间作为博物馆的一部分,比如像在室外再造中国和印度的园林等,这些都代表了此方面的努力。此外,传播你的研究和让你的藏品广为人知,扩展学术及和国际范围内的访问学者合作是博物馆研究推广的重要内容。司美因女士就此介绍了大英博物馆就中国等各个亚洲国家的收藏、展览的学术合作项目。此外,想要让博物馆具有创新性,就需要善于运用新媒体,使用网络、电视及电影等,要善于和其他机构和实体开展合作。比如,大英博物馆就100件物品揭示200万年的世界历史的项目就是通过新媒体展示,通过同英国BBC电台的合作而开展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巡回展览项目。

就大英博物馆的陈列和展示,司民因女士还分析了一些常见的思考和问题。比如,如何决定是按照历史序列来展示作品还是混合老和新的作品,比如说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和一些历史性的作品对照陈列展出。如何考虑赋予特展的作品可能的感染力,比如像宗教形象,考虑如何使得实现制造“光的感染力”的材料更为可行,比如考虑如何处理大型收藏及其捐赠者的特殊要求,比如像要求所有捐赠作品都要永久陈列的愿望等等。

司美因女士介绍了最近的一些利用永久藏品的特展。探究让过去和现代(年轻)观众相关的方法:寻找历史物品和主题的当代吸引力。找到新的,有时是互动的,呈现方式。用古物将现代观众带入“对话”。但是,在这些探究和创新中,大英博物馆绝对不因此牺牲学术性。其中,司美因女士着重介绍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大英博物馆回应中国传统绘画的当代制作的展示。此外司美因女士也介绍了一些大英博物馆输入亚洲的展览。

在司美因女士的演讲结束后,在讲座第二环节的互动对话中,她和现场座无虚席的观众展开了激烈而不失幽默的对话。对话涉及大英博物馆及其亚洲部本身的收藏、研究及展示,也涉及到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艺术品归属争议问题、艺术作品的保存及修复问题、艺术作品进入博物馆的上下文情境改变问题以及博物馆的系统功能及其实际运作等广泛而有趣的问题,其中不乏非常具有学术前沿性或者是具有文化热点性的问题,司美因女士一一都做了详细回答、进行了现场对话。

如果说博物馆或者说美术馆正面临着新的当代转型的话,司美因女士此次的讲座及其关于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的创新性理念和运作介绍,无疑是此方面努力的一个伟大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