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气与逸格:策展人访谈

2022-12-09


致意:从未消逝的黄金时代

2022年初,由艺术评论家、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策划的《江南再造》系列艺术展览正式拉开帷幕。首展《致意:从未消逝的黄金时代》作为该系列展览的开山之作,囊括了自清代中晚期、民国近现代,直至当代艺术一百余件珍贵作品。展览意在通过美术史上不同“黄金时代”的跨世纪对话,呈现江南地域重要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的嬗变,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气质的当代再造。

 AMNUA展厅现场 傅抱石 周京新 丘挺 作品

20世纪初,中国近现代艺术开启了最初的留洋运动与东西对撞,中国第一代的现代美术学校纷纷兴起,林风眠、刘海粟等艺术先驱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启蒙运动勾勒出“为艺术战”的人生理想与“中西融合”的艺术蓝图。本次展览聚焦了中国现代艺术发端时期的几位核心人物与艺术领袖,如林风眠、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樑、潘天寿等人重要作品的荟聚展出与思想呈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美术与世界对话时的意气风发,重温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创建之路的筚路蓝缕,更将引发对中国艺术现代化发展的重新思考。

颜文樑《风景》布面油画  59x44cm     1950年代

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作为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本次展览同时也是对这一重要校史时刻的致敬与献礼。《江南再造》系列展览荣幸邀请艺术学者刘伟冬教授担任学术主持,评论家、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教授担任艺术总监。该展览荣获2021年度江苏艺术基金支持,由全国多个艺术机构、收藏机构、艺术家及家族提供藏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致意:从未消逝的黄金时代》开展以来获得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媒体报道,应广大师生要求,美术馆将展览延期至2022年6月20日,欢迎校内师生前来美术馆欣赏参观。

江苏省文联章剑华主席参观展览并出席研讨

问 作为策展人,你是如何挑选此次的展出作品的?

郑闻:对于展出作品的挑选,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创作者的生平履历与江南地域有紧密关联,并对艺术史及艺术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二是作品本身的内容、手法、精神、气质,对江南元素或者江南文化有着比较完美的表达。

 策展人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郑闻

问 此次展览是地理意义与文化意义上的双重“江南”,可否分别谈及此次展品在地理和文化意义是如何体现江南的?在展出作品中,哪几件作品能够充分反映这两点?

郑闻:近代地理意义上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下游的南部地区,主要包含今天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诸多名城与自然风光,本次展览名单中的大部分艺术家都出生并活跃在这一区域。本次展览包含很多描绘江南地域风物名胜的作品,如吴历和邹一桂的山水、徐悲鸿的南京《鸡鸣寺》与《栖霞寺》、陈逸飞的《江南水乡》、刘海粟的《黄山云海》、朱士杰的《大桥夜景》、秦宣夫的《平湖秋月》与《中山陵》、周春芽的《环秀山庄》、郑力的《家在环山碧水》、陈琦的扬州《何园》等。

刘海粟《黄山云海》120x99cm 布面油画

陈琦 Chen Qi 《何园 》He Garden 304x224cm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2020

而在文化意义上,江南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以书画为主线的中国艺术史上,元代的江南具有非常重要的转折意义。上承董源巨然,赵孟頫与黄公望、倪瓒等元四家发展并奠定了全新的南派山水绘画范式。明代中后期,“吴门”“浙派”等江南画派纷纷崛起,高逸的士人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并行的“逸格”标尺,逐渐发展成熟,对后世直至今日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展出黄宾虹的《溪亭闲话》正是这一艺术传统的优雅余韵,而朱伟的《仿八大画鹿图》、《黄公望》、《沈周》同样致意了江南艺术悠久的传统并注入了艺术家的当代理解。

AMNUA展厅现场 朱伟 谷文达 尹朝阳 关良 作品

问 展览中,各时期的重点作品有哪些?

郑闻:展览中的作品都不容忽视,当然有一些可能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意义。以人物油画为例,这次展示了多幅中国首批留欧画家的油画作品,比如吴作人1930年代所画同为中国第一批留洋雕塑家的《王临乙像》、李骆公创作于1960年代的《呼喊》。还比如一件从未面世的作品,1992年由毛焰所绘评论家李小山肖像。这些绘画,分别从二十世纪前中后的不同节点,见证了中国油画发展的不同阶段与风貌,也见证了画家与描绘对象之间的深度关联。

沙耆《风景》布面油画  33x46cm    1992年

当代艺术包括艺术家缪晓春的数字艺术作品《无始无终》,作为中国90年代留学德国的代表性艺术家,该系列作品在中国新媒体艺术及数字艺术的发展史上,无疑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缪晓春《无始无终》 三维电脑动画 11’15” 2011-2012

问 展品跨越晚清至当代,那么观众如何从这些展品中去发掘清至现代的江南文化艺术的发展脉络?你希望他们从中体会到什么?

郑闻:正如前面所提及,江南艺术的重要精神内核与艺术文脉,即“士气”与“逸格”的双重结合。江南艺术的创作者,往往不仅是单纯的画工或词人,大多既有高逸的士人气质与深厚的文人修养,同时也有敢为天下先的家国情怀,相比较二十世纪以“社会雕塑”概念强调艺术介入社会的博伊斯而言,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们从来都有这样的抱负与行动,正如本次展出的海派绘画领袖吴昌硕、王一亭等等。20世纪前后,中国现代艺术的风起云涌,同样与江南紧密关联。这些对于当代国人与从艺者,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与启示作用。

关良《风景 》纸本水彩   35.5x26.5cm    1943-44年作

而以书法艺术为例,清代晚期碑派思潮的兴盛,也是中国近代思潮中的“古今之争”在书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本次展览展出的何绍基临张迁碑长卷同样是一件极其珍贵的作品,由王蘧常章草引首“镕秦铸汉”,上次公开面世还是三十年前的上海。而林散之草书《杜牧诗江南春》、王冬龄的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与《维摩诘经》、梁绍基的影像作品《碑》等作品,都以跨世纪的方式对有关书法的经典问题作出了精彩回应。

AMNUA展厅现场 王冬龄 郑力 沈勤 林散之 陈逸飞 作品

管策《无题》纸上综合材料 50x50cm 2019

AMNUA展厅现场 叶鸿平 朱新建 管策 周啸虎 作品

问 本次《江南再造》展,可以说是一次对江南文化的梳理。对于未来,你觉得“江南艺术”会是什么样的?

郑闻:如果说《江南再造》系列的首展《致意:从未消逝的黄金时代》是对艺术史重要文脉与现象人物的回望与致敬,那么随后举办的《变奏:新千年以来的青年艺术》等展览,则放眼当下和未来。展览的主体由改革开放以来出生成长的新一代江南艺术家构成,他们根植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创造出了与全球对话的新艺术形式和艺术生态——以及“江南”艺术新千年以来的面貌,敬请期待。

《变奏:新千年以来的青年艺术》

《江南再造》首展|致意 : 从未消逝的黄金时代

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学术主持:刘伟冬

艺术总监:李小山

策展人:郑闻

艺术家:  吴历 李鱓 邹一桂 何绍基 任薰 吴昌硕 黄宾虹 王一亭 郎静山 颜文樑 徐悲鸿 刘海粟 潘天寿 林散之 张大千 朱士杰 王蘧常 关良 林风眠 傅抱石 秦宣夫 吕斯百 叶浅予 吴作人 谢稚柳 沙耆 李骆公 苏天赐 

董欣宾 朱新建 方骏 尚扬 沈行工 梁绍基 王冬龄 陈逸飞 谷文达 汤国 周春芽 管策 江宏伟 朱伟 沈勤 周京新 洪磊 周啸虎 陈琦 徐累 叶鸿平 缪晓春 郑力 武艺 毛焰 邱志杰 董文胜 尹朝阳 丘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