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吉:我的图像是入口,出口由你去寻找
2024-01-26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七周年跨年展 :一个群展中的五个个展ABCDE,正在南艺美术馆展出。为什么是ABCDE?因为在选择题中,ABCD永远有正确的答案,而“E”,则是一种对正确的反思,“E”可以是任何艺术家。当我们讨论涂鸦是否需要划分肤色与材料的话题,魏青吉便以“E”的选项出现在我们面前。
“从九十年代的、2000年前后的,一直到最近最新的作品,这次的展览作品大体上能体现出我的创作历程和脉络。”魏青吉从传统部分开启绘画的学习,却不会以水墨的标准去限制自己的创作。抛开“传统笔墨”的负担,魏青吉在素材和手法上自由选择,将古今中外各式富含寓意的符号和图像重新组合为复合的图像。这种暧昧的绘画语言像是艺术家精心布置的迷局,画面只有入口,而出口却需要依赖个体的知识结构去推导,去寻觅。
艺术家魏青吉
01九十年代的实验水墨
魏青吉的展览叙事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他说:“《关于T系统的构想》、《修复记忆的方式》这些作品是我大学毕业时创作的。我们当时有个叫‘实验水墨’的小群体,我们想尽己所能去解决水墨的技术跟材料的问题,我做了很多尝试。九十年代我运用了很多非水墨性的材料去拓展水墨的边界,比如说拼贴、喷绘、线绳等,这种东西是传统没有的。”
我们可以在魏青吉的作品上找到熟悉的标识、标记和标志性的图案,但它们在魏青吉的加工改造后却常常呈现出一种陌生化情景。魏青吉的作品在符号和手法的选择上非常自由,完全没有水墨画惯常意义上的程式。他的画面几乎总是囊括几种互斥的绘画语法:有铅笔纤细尖刻的笔触绘成的歪歪扭扭的天安门,有反复叠加为深黑的浓墨构建的标识。
“你怎么理解这张画?”这是很多观众想亲自询问魏青吉的问题。当我们抛出这样的问题,他只笑着说:“我提供的只是一个图像,一个经过了加工的图像,这个图像会让观者做一种联想。绘画本身是件很庞杂的综合体,里面会蕴含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是缠绕在一起的,所以我通常喜欢制造一种陌生化情景,让叙事在一种特殊的情景里产生一种新的演绎。”
魏青吉谈论道:“我常说中国当代艺术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八十年代重新开放以后,为了跟上国际艺术发展的脚步,我做了很多功课。在我九十年代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很多西方艺术创作的影子,这个过程是有必要的,让我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图式,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02古今文化的延续
在实验水墨的阶段完成之后,魏青吉重新回到传统与今天的关系本身,他说道:“我觉得艺术有时候需要一个所谓的‘在场’,呈现我们当下的思考,这种思考可能是跟我们的生活日常,或者传统文化有紧密的关联。”
魏青吉笔下梅花的形象特别有意思。“梅花”本来是传统文人画的核心意象,是托物言志的表征;然而在《绽放2016A》作品中,魏青吉牢牢抓住了当代史的新语境,跳出文人画系统的那种表达方式,他笔下的梅花非常像图标或者商标,突出了一种笨拙、呆板的趣味。
作品《葫芦》中,有着吉祥福禄丰富寓意的葫芦旁,亦伴随着一个神秘的数字π……观众也跟随画面不断陷入新的疑惑,不得不在个人记忆中反复印证这些传统意象是否在当代依然奏效。《松》、《石》、《桃子》和《八大山人的鹿》等作品饱含着丰富的悬念与泛宗教化情怀,仿佛在向我们提问:传统从何而来,传统是否已经远去。
对此,魏青吉谈道:“我喜欢在画面上营造悬念的气氛,让它有神秘感。这些年我想对一些常见的传统题材进行讨论,比如花鸟山水在当代的艺术语境下,有没有新的可能性?”
魏青吉觉得古人眼中的梅兰竹菊、包括他们托物所言之志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可见”,而我们也有了新的视域,比如铅笔、素描和透视法。这就是对无法自洽的诚实。更进一步说,对无法自洽的诚实,也是“实验水墨”必将呈现出的基本立场:因为“实验水墨”是通过彻底割断水墨媒介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将之材料化,降为诸种言说方式中的一种,来释放出一块创造力的飞地。
03艺术的“在场”
魏青吉的艺术创作,更多的是因问题而来,带着问题去创作才让创作本身具有意义,也能让自己不断收获创作的差异性。不同时期,自己观看的视角呈现不同,才会有新阶段的绘画思考。魏青吉正是带着这种心态,选择人们最容易忽略掉的公众记忆,或日常图景、或文化符号……
魏青吉将这些图像组合成全新的陌生化场景,以一种双关、有趣、戏谑的方式达成自己每个阶段的艺术感悟,他说:“我的创作一直关注今天和过去的关系,所以说当下生活的痕迹一定会隐含在我的创作中。”
在《棉花!棉花!》、《如何以日常的方式叙述》和《一本购物册》系列的作品中,魏青吉致力于图像与修辞的表达。图像的外延指向我们熟悉的消费社会,而图像的再编码,体现出艺术家以一种东方化的、传统的绘画经验进行形式的演绎,并赋予观者熟悉的绘画性。
15页的《一本购物册》魏青吉一气呵成,他介绍道:“这是我当时在国外画的一个商场的购物册,我在里面加入了很多装饰性的图案,它可能没有什么准确的意义,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视觉上的愉悦,单纯地想把一个很枯燥的广告册,在视觉上变得有趣。”
这些作品无论图像还是观念,都与魏青吉自身的和日常的经验有关。出现在作品中的“日常”是一种水墨的“复象”,它们多义、模糊、暧昧,或调侃谑虐、或妙趣横生,有时则冷峻而发人深省。解读的乐趣令人觉得他的这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文化或象征的符号魅力无穷。
魏青吉的这种探索不仅展示出画家对水墨材料特质的深刻理解,而且精巧地传递着个人经验和对社会认知。后现代的艺术风格与传统国画领域的精神特质,也就是视觉与想象空间无边际的自由拓展紧密相连,让他的作品获得了跨文化的广泛传播与共鸣。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行至第七周年,魏青吉陪伴年鉴一路走来,他说:“跟大家在一起真的特别高兴,我参加过6次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展览,从策划的构思到现场的呈现,包括文本的宣传以及后期的出版,每一次都让我觉得很惊喜。作品虽是一个常规的展示,但策划团队每年依然能够做出与往年不一样的且独具匠心的展览,是非常难得的;对我们参展的艺术家而言,这也是一个自我梳理的过程。”
在今天的当代水墨语境里面,我们能看到很多无比宏大的中国当代水墨巡展以及特别好听的展览标题,然而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乐意从细微的角度,讨论当代水墨的“小问题”。的确,讨论“涂鸦是否需要划分肤色与材料”,这样的问题不大,不整体,也有些老生常谈。然而,微小有微小的过程,行动有行动的意义;我们相信,前路,必有不一样的风景。
部分展览作品
魏青吉,关于T系统的构想No.7,136×136cm,纸本水墨设色,1995
魏青吉,修复记忆的方式No.3,180×97cm,纸本水墨设色,1996
魏青吉,如何以日常的方式叙述No.2,180×195cm,纸本综合材料,2003
魏青吉,八大山人的鹿,246×123cm,纸本综合材料,2020
魏青吉,棉花!棉花! 2,144×365cm,纸本水墨设色,2021
魏青吉,石2021,146×180cm,纸本水墨设色,2021
魏青吉,桃子,136×70cm,纸本水墨设色,2017
魏青吉,葫芦,180×97cm,纸本综合材料,2023
魏青吉,晨,180×97cm,纸本水墨设色,2019
一本购物册No.10 中国画颜料、BJ购物册23×39.5cm 2020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七周年跨年展 :
一个群展中的五个个展ABCDE
艺术总监 :李小山
策展人 :林书传
展览总监 :张宗喜
艺术家 :刘丹、魏青吉、武艺、邢庆仁、徐华翎
展期 :2023.12.10-2024.1.18
地址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1号展厅、3号展厅
主办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组委会
承办 :大川文化、谋道文化
出品人 :张凯、张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