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艺:一个人的编年史
2024-01-30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七年持续的展览行动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开,本次展览名为“一个群展中的五个个展ABCDE”,开始用展览行动来“自嘲”一种主题的无意义。群展与个展的概念在这里相对模糊,我们把对于当代水墨的微小提问与尝试解答,更多的聚焦在了艺术家个体。例如,水墨是一种可互通的材料吗?今天,贯穿了武艺四十年艺术生涯的作品给出一个回答。

武艺同我们说:“绘画对我来讲,是一种理解、阅读世界的方式,它不会因时空的变化而改变,由此具有永恒的意味”。纵观武艺的展览作品,可探寻他近年创作脉络在形式语言上探索渐变、线条悠游变化。武艺有着初始时他对自我的、一代人的童年的回望与探索,亦有着如今以传统图像的范本表达对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的追问。而水墨作为最合适的媒介手段,对于武艺而言,是并行于油画的,一种基于想象的形而上的现代精神生活方式。
01我的四十年
南艺美术馆策展人林书传说:“我们在挑选武艺老师作品的时候,其实有意识地设定了时间线索。”
《高压锅》是武艺1981年的水彩静物,这是他进入写生的开始。武艺介绍说,挑选作品的时候,仿佛又把他拉回了当时创作的场景,“当时父亲给我摆了一组静物,然后他就上班了,我就画了两天下午完成的。”除了初中时的第一张水彩,还特意选取了武艺本科毕业创作作品、研究生毕业创作作品,甚至是实验水墨、新文人画的时代,武艺都有同一时期的作品去回应。

武艺说:“在整理和选取作品的时候,我常常有种恍惚的感觉,好像时间回溯了。已经过了这么久吗?怎么感觉像是不久前才发生的事。昨天还有个朋友说,在81年你家就用高压锅,说明生活不错。因为高压锅是炖肉的,这些工具能反映出当时的生活状态。”
回忆着往事,武艺眼神温柔:“从小我跟父母学画画,他们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所有的绘画基础训练,都是他们来帮助我完成。”从高中同学《苏明茂》、《丁村组画》、《辽东组画》到《新马坡组画》……或素描、或水墨、或油画,它们呈现着武艺从孩童到成人的变化,推进着武艺体认世界的方式。




对于武艺而言,这40年,不仅是美术史上的一个阶段,而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变革,他说:“我的每一组作品背后是社会和人的关系,反映的是我如何看待我周围的状况,如何看待这个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当我把这些作品呈现出来的时候,也给了我自己一个很大的触动。”
02寻找童年
童年,是武艺重要的主题。他引导自己回归童年,例如雕塑《在树下晨读的女游击队长》、《记忆》、《节日》等作品,武艺追忆的画面主要来自过去的连环画和电影,很多已被遗忘的人和事通过一个水墨画家的创作重回人间,不经意间就共鸣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武艺不是在仿制他童年看过的图像,他重返童年时代,并且加工他的记忆,用讽刺和夸张的手法保持与幼稚的英雄主义和意识形态强权的距离 —— 将军扑向敌人,不过,他骑的是一个木马。在这些画里,武艺保留儿童的目光,在木马上发起的进攻也是真正的进攻。



多年来,武艺一直在四处游逛,找寻他的童年。他发现,那些未曾失去过的童年,并不只是火车头和玩具枪,还保藏在他所不知的历史之中。“我不经意发现民间刻本里的那些图像,甚至是古本《本草纲目》中的图例,都带着孩子般的稚气,造型简单,线条随意,拙朴中透着天真的生气。”
武艺为此着迷,因为那些流淌在他潜意识里的东西,再次汩汩而出,又如雕版中的刻痕,强化了他的记忆烙印,让他再不会遗忘。他喜欢陈老莲,没有拘束,满是童贞,信马由缰,疏旷散逸。所以,他也学着当年老莲与项南洲和黄建中等雕师合作的样子,找到当代雕师卢平,共同创作了《西湖人物志》。




03佛性与天真
从武艺的新作品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素材的来源:文人的肖像画,敦煌壁画,明、清时期的木版画。武艺在这些作品中对中国精神传统的三大主要潮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关于儒学的“先贤”系列文人肖像,关于佛教的“悟”系列的佛图,关于道教的“修真图”系列。三种精神态度在他身上变成了自我寻求的艺术,文人画睿智的灵性、佛教虔诚的灵性和道家实践的灵性都助他一臂之力。


《绿珠》、《麻姑献寿》、还有《菩萨》……乍看,会使人感到惊讶,武艺开始修真了?实际上,他是在朝着离他的童年更远的方向走了几步,这是武艺自我研究的过程。一系列新的图像出现了,艺术家武艺严肃地玩着游戏,但是作为一个长大成人的孩子的态度却依然如故。
《悟》与《修真图》系列,开始让武艺去释道的两个世界里去再次寻找天真。他把敦煌也看作是一种人生或文明的生长旅程,看作是一种成熟文化的童年样子。他想要脱开石窟留下的自然风化和历史皱纹,重新回到那个充盈无量的干净世界里去。




04云游世界的随笔
武艺有写日记的习惯,外出走走停停,吃吃喝喝,都会记录下来。有时候是短短的文字,有时候是几触画笔,有时候则干脆拍照,没有什么主题,凌乱得很。在巴黎、布拉格或是京都,他都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行走,随遇而安,随方就圆。
在《京都府东山区花见小路通》、《东山区宫川町东西通》等系列作品前,武艺同我们说:“我的语言其实是自然给我的启发与反馈。我画《京都》时,遵从京都特有的气息与气质,反复玩味,第一次选择用格尺、铅笔和水彩来创作。我不会带着惯用的熟悉的方法去画不同的内容。当然这种语言最后要调整成唯一性才有意义。”
“一个人去旅行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你只能跟自己交流所有的见闻和感受,然后用文字或者绘画去记录。因为在当地完成,很难画大尺幅的作品。它们最终集中了这一段时间的整体感受。”武艺像个孩子似的闲逛,漫无目的。好像大人们总在借景生情,缅怀过去,而在孩子的眼里,一只木马,一扇门窗,一块招牌,一个陌生人的表情或姿势,都会引发他无穷无尽的兴趣。



旅途之于武艺,除了彼时彼刻的体认,更有生发于过往经验之上的新生,他跟我们说:“在日本旅行很有意思,那里很静,这个“静”其实包含了多重含义。如果不讲话,好像没有人觉得你是外国人。在街上,有好几次有人拿着地图向我问路。在日本的火车上,咖啡馆,居酒屋,茶室,可以安安静静的涂涂画画,简单的勾勒和随性的文字记录下当时的状态。这些组画和我在当地的日记文本形成了一个整体,也共同构成了主题。”
武艺的绘画语言是多样化的,但又是极致单纯的。无论是水墨还是油画,无论是佛道造像还是日常风景,信手拈来,但都真挚平实。武艺用这种一以贯之的“轻”和“淡”,打破了语言和媒材的壁垒,走出了一条独属于他自己的绘画之路。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七周年之际,武艺:“我想,年鉴呈现的不仅是水墨艺术,更是开放的视野,是独立的思考,是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是不要成为偏见附庸的方法论。”这也是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初心。
部分展览作品

武艺,辽东组画,115×68cm,纸本水墨,1992

武艺,国家大剧院,30×40cm,布面油画,2008

武艺,晨,179×96cm,纸本水墨设色,2009

武艺,午后,65×132cm,纸本水墨设色,2010

武艺,京都府东山区花见小路通,39×27cm,纸本水墨设色,2012

武艺,东山区宫川町东西通,27×39cm,纸本水墨设色,2012

武艺,记忆,33×33cm,纸本水墨设色,2014

武艺,夜之三,46×35cm,纸本水墨设色,2014

西湖人物志册页之八 22.2cm×37cm 2015 武艺绘,卢平刻

西湖人物志册页之十 22.2cm×37cm 2015 武艺绘,卢平刻

武艺,修真图之六·谷雨,45×70cm,纸本水墨设色,2018

武艺,菩萨之一,90×70cm,纸本水墨设色,2018

武艺,牛郎织女,40×30cm,布面油画,2019

武艺,乾隆夜游图,139×70cm,纸本水墨,2022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七周年跨年展 :
一个群展中的五个个展ABCDE
艺术总监 :李小山
策展人 :林书传
展览总监 :张宗喜
艺术家 :刘丹、魏青吉、武艺、邢庆仁、徐华翎
展期 :2023.12.10-2024.1.18
地址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1号展厅、3号展厅
主办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组委会
承办 :大川文化、谋道文化
出品人 :张凯、张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