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ACADEMIC

2023 | C074 罗蔷:角色的斗争

2025-03-11

2023

一个关于时代的

艺术文献记录项目


Q&A

1、2023年代表作品或最特别的作品(自选)?

作品名称:角色的斗争

作品材料:胶片,镜子装置

创作时间:2023年3月

 “角色的斗争”是前年个展“回来的楚门”中其中一件作品。“回来的楚门”是从2018年开始构思的个人项目,在2023年展览中它包含了影像装置、装置及架上作品等40余件作品,现在它仍以项目的方式持续延展。

“回来的楚门”续写了电影《楚门的世界》,并改变了它的结局:在电影中,楚门意识到了自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影视城,最终选择离开这个欺骗他的世界,奔向所谓的“真实世界”。虽然它是一种隐喻,但在我看来楚门的“离开”只是一种逃避,并不足以解决真正的问题——毕竟身在影视城也是一种真实,无法击破这层真实,就无法真正逃离虚假。于是在项目“回来的楚门”中,楚门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回来”,他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身份,重新颠倒主客关系,以此绑架了整个故事和故事中的人,最终扭转了真实与虚假的关系,完成了真正的反抗和解脱。

在这两次展览中,我通过作品与空间的结合方式将整个叙事呈现出来,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种方式的。在我看来,观众在好奇和乐趣中探索故事的真相,得到或错过作品的某些部分,反而更贴近叙事本身。

角色的斗争:身为电影胶片其中一帧的配角们,勇敢举起镜子,将现实影棚中混乱的拍摄物品通过反射的方式重新颠倒过来,建立起新的秩序,他们改变了虚构,也就改变了现实。


2、工作室位置、平米数、租金情况?

草场地 100平 4800元/月


3、画廊合作及代理情况?


4、艺术作品的收入占年收入的百分比?

10%


5、是否有其他工作?



6、2023年个人在生活或创作中有着怎样的变化或转变?

2017年后给类似我这种类型的艺术家创作空间越来越小了,而在我这里,生活和创作又变成了很难平衡的事。不过好在经过几年的沉淀,2023年我终于把憋了很久的个展做出来,而且这一年做了三个个展~从2023年开始我不再纠结身份和时间的平衡了,它让我找回了自己。


7、您觉得近些年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生态有着怎样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大家不嗨了。我感觉分水岭就是2017年年底,后来和几个朋友聊,发现他们也有同样时间节点的感觉。很多独立空间慢慢消失(包括我们自己的独立空间也“惨淡退场”),几个有国外基金支持的独立空间又撑了两年(其中,非常非常感谢妮妮和安娜的Project Space这些年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展览,支持了这么多观念艺术家完成他们的想法),然后很多原本很实验的空间开始只做画展……2021年后,草场地和798很多画廊、美术馆也逐渐被迫结束经营了……

目前的情况就是现有的展览都变严肃了。


个人简介

罗蔷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工作于北京

SOLO EXHIBITON

2023“回来的楚门 I ”,无限空间,北京

“回来的楚门 II ”,格瑞斯艺术酒店,北京

 “云核·诺斯塔吉亚”,奕美术馆,成都

2020-2023 “诺斯塔吉亚”,个人项目,乌镇

2017 “未来公民:罗蔷”,陌上实验,北京

“北京达尔⽂计划:罗蔷个⼈项目”,N3画廊,北京

“光隐⻅,影合离:罗蔷&赵⼩伟双个展”,復⾔社,北京

2016 “幻境:罗蔷”,名泰空间实验学院,北京(中国⻘年艺术家扶持推⼲计划)

“造物者:罗蔷个⼈项目”,史家胡同23号院,北京(ONE艺术节)

 

GROUP EXHIBITON

2017 “寻觅乌托邦”,柏林公共空间艺术中⼼,柏林

“是什么使我们的⽣活变得如此不同”,N3 Gallery,三远当代艺术中⼼,北京

“⽆量佛”,候⻦空间,柏林

“裂变的流徙|40×Junge Kunst aus China:第三届德中⻘年艺术家发展基⾦联展”,Kommunale美术馆,柏林

2018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8年,民⽣美术馆,北京“艺·境”,2018. 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海南

2019 “自然抽离”,LUMI ART,北京 ,2019“幻境”,SISYE空间,北京

2022 “第四象限”,郎园,乌镇

2024 “自然乏”,无限空间,北京

 

PROJECT

2015年 中韩⽂化交流基金会,谭阳/光州,韩国      

2017年年 参加Kommunale美术馆第三届中德⻘年年艺术家发展基⾦联展,获德中文化交流基⾦会(GeKA e.V.)第三届,2017年度评委会奖

2018 驻留柏林,德国。      

2017年 参加ARTMIA亚洲⻘青年年艺术家评选,获第二届ARTMIA评委会奖,2018年年11⽉月驻留香港,中国。

ARTMIA基⾦会,德中⽂化交流基⾦会,陌上画廊,私⼈藏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