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乘风寻清・纸鸢手作坊”——美术馆心源手作计划3

2025-03-30

主讲人:张淑斐

人数:16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在清明的柔风中,草木萌动,天地清明,这既是一个缅怀往昔、寄托哀思的时节,又蕴含着新生的活力与希望。“乘风寻清·纸鸢手作坊”将与传统风俗相呼应,让您在专注的手工制作中感知自然律动,体验从线框到彩面的创作过程。手执纸鸢,既是对古老节日寄思的延续,也是在信息过载的数字时代为心灵找到片刻的净土。通过纸鸢的绘制与装饰,回到双手与心灵的对话之中:在折叠、描绘、装饰的过程中,借助古老的传统技艺感受自然的力量和文化的温度。

待纸鸢乘风而起,清明的风将思绪与祝福带往远方,让您在“数字戒断、心灵修复、文化疗愈”的沉浸体验中,重拾人与自然、与自我的内在连结。

以上图片均源自网络


活动流程

1.鉴赏典藏艺术珍品,穿越古代踏春胜景(15min)

 2.认知祥瑞植物纹样,解锁传统美学密码(15min)

 3.结合清明节气主题,绘制非遗文创风筝(90min)


主讲人介绍

张淑斐

专注于中国画创作和理论研究,作品注重探索不同材料与传统绘画技法的融合,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现任职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典藏部,致力于藏品资源的活化利用与推广传播工作。


项目介绍

在数字浪潮裹挟的当下,人们的注意力被碎片化信息不断切割,精神困倦成为时代症候。南艺美术馆「节气·手作·归心」项目以 “数字戒断、心灵修复、文化疗愈”为核心目标,打造一座联结传统智慧与现代焦虑的精神方舟。 

项目以24节气为时间经纬,将非遗手工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疗愈媒介。通过蓝晒书签、麦秸编织、草木染方巾等沉浸式手作体验,参与者将暂别电子屏幕,在揉捏、编织、染色的慢节奏中重拾专注力,完成一场“数字排毒”的自我疗愈。每一件手工艺品,既是节气美学的物化表达,也是自然节律的身体记忆——春分蚕丝灯的光影流转呼应昼夜平衡,霜降柿漆食器的温润质感沉淀时间力量。参与者不仅能触摸植物染液的温度、感受陶土在指尖的呼吸,更能在跨学科实践中体悟“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重建被数字时代割裂的人与自然的深层链接。 

这是一场对抗信息过载的温柔革命,也是一次向传统文化借力的心灵修复。我们以节气为锚点,以手工艺为舟楫,在美术馆中构筑起兼具诗性与疗愈的第三空间——这里不追逐流量与效率,只专注于一朵花的绽放、一片叶的脉络,以及双手创造时那份珍贵的心流体验。


项目策划:宣文陵

项目执行:金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