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学会和孩子友好相处
2025-04-27
艺术赋能生活
学会和孩子友好相处活动回顾
主讲人:周宗伟
本场定向心理支持工作坊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基于专业艺术疗愈体系,为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公安干警群体特别策划的专业赋能活动。
2025年4月15日下午14:00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周宗伟老师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特别给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的公安干警们提供了专项的艺术治疗体验活动,主持开展了主题为“学会和孩子友好相处”的艺术疗愈工作坊。本次工作坊主要运用艺术治疗的方法,通过游戏卡牌和绘画涂鸦等艺术表达方法,帮助参与者在更深层次上体察亲子互动模式,进而以系统化与共情化视角改善亲子关系,推动家庭整体的健康与成长。

本次工作坊主要包含四个模块的内容:卡牌游戏(明晰亲子关系的现状)、绘画互动游戏、家庭关系地图制作以及总结与分享。活动开始前,周老师向大家强调了本次团体活动的基本规则:保密与不评判,即每个人都要对本次活动内容保密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尊重自己和他人当下的任何感受,用接纳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首先是“卡牌游戏”环节,周老师邀请每位成员随机抽取两张卡牌,分别代表亲子关系的“现实状态”和“理想状态”。每位成员根据卡牌的图案,分享自己联想到的亲子关系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当前亲子关系中困扰自己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成员们通过持续的倾听与表达逐渐放松,真诚地分享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感受和思考。大家深入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与角色,探索亲子互动中的内在需求与情感,收获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接下来是绘画互动游戏,成员们两两一组,轮流为对方画肖像。绘画者在绘制时只能观察对方的表情和姿态,不能直接看自己的画作,直到完成后才揭晓成果。紧接着又让双方使用轮流绘画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部画作,其间只能使用绘画而不能使用语言交流。这种与日常语言交流截然不同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引发了大家对于沟通本质的反思。当情感难以用言语准确表达时,绘画提供了一种更加直观、触动心灵的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成员分享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面临无法准确表达情感的困境,这项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察孩子的情绪与需求。


随后,周老师引导和带领大家探索了自己的家庭关系,并借助于卡牌和绘画拼贴的方式来制作了一幅属于自己的家庭关系地图。在之前的环节中,成员们已经分享了自己的亲子关系,现在,通过卡牌游戏和拼贴绘画,进一步呈现家庭故事,深入思考家庭角色和关系的脉络,并构建个人的家庭关系地图。在这一过程中,成员们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将家庭成员及其相互关系可视化,进而更全面地觉察家庭系统中的情感流动。学员们非常投入,在周老师的提问和启发下也都进入了深度的思考状态,获得了非常多的领悟。



当大家全部制作完自己的家庭地图之后,周老师邀请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感受,伙伴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每个成员都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大家也同时积极倾听和回应其他伙伴的分享,纷纷表示,听了其他人的分享,自己也收获满满。活动接近尾声时,周老师感谢了每一位伙伴的真诚分享和耐心倾听。她提到,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家庭成员在面对问题时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反应。她说:“亲子关系就像穿鞋子,只有自己知道哪双鞋子最合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就像找到最合适的鞋子,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知道最舒适的方式。希望在场的每一位成员未来都能越来越幸福,带着今天的收获走向更加和谐的家庭生活。
最后,成员们举着各自创作的家庭地图合影,这些充满隐喻的作品如同亲子关系的密码本。大家在掌声和欢笑中相互告别,带着满满的收获,圆满结束了本次工作坊。


项目策划:李颖 金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