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NEWS

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基金会十周年展览延伸活动“一次关于绘画的讨论”

2021-11-09

2021年11月2号下午,“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基金会十周年特展”展览延伸活动“一次关于绘画的讨论”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 

策展人

陈瑞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陈瑞介绍“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基金会十周年特展”本质上是一场关于绘画问题的讨论。本次论坛由约翰·莫尔绘画奖基金会理事凌敏教授担任主讲人,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Matt Burney(包迈岫)先生、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华东区主任Gill Caldicott(季佳)女士、《画刊》杂志主编孟尧先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林书传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讨论,与会的嘉宾还有南京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俞睿先生、参展艺术家代表:谭彼得、卞少之、刘绍隽、朱浩宇等,论坛由展览策展人陈瑞主持。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

Matt Burney(包迈岫)先生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主任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Matt Burney(包迈岫)先生介绍了约翰·摩尔绘画奖的历史:约翰·摩尔绘画奖设立于1957年,以20世纪上半叶著名慈善家约翰·摩尔先生命名,它也是英国最为重要和知名的当代艺术奖项。获奖作品一般会在利物浦沃克美术馆作为利物浦双年展的一部分来展出,该展也是英国最为重要的艺术节之一。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非常荣幸能够支持自2010年来约翰·摩尔绘画奖(中国)的举办,与约翰·摩尔绘画奖基金会、约翰·莫尔利物浦展览基金会、凌敏以及其他中国同事伙伴们一起体验这一美妙旅程。协会期望能够维系发展中英双方的共赢沟通,加深双方的信任交流及加强艺术理解力和创造力。

约翰·摩尔绘画奖的独特性是它持续支持新锐艺潮,以及在人与人、人与机构间完成交流互通、传递友谊。同时,我认为它的匿名机制能够让艺术家更好地参与评选,这也体现了艺术的价值核心,即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公平公正创作和参与艺术,促进概念和风格上的多元化。

过去的两年是一个艰难时期,旅行和交流访问都被停滞。我们非常高兴在这样的情况下,评选和沟通能够通过视频继续进行,持续这一展览。尽管实现这一切很困难,但你们依旧做到了。你们用毅力坚持举办奖项评选,坚守着这一文化;双方相互间的关系也依旧密切,保持着创造力的交流碰撞。

策展人

陈瑞

策展人陈瑞感谢了公使精彩的致辞,这个展览在英国已有64年的历史,在中国也有11年的历史了,奖项从10年开始已经举办了6届。我们此次展览是对六届的一些获奖作品、经典作品的回顾,以及从自己的视角梳理出了往届作品的一条脉络进行展示,虽然只展示了80多件作品,但其实也是非常客观的。 展览学术主持、论坛主讲人约翰·莫尔绘画奖基金会理事凌敏教授作为项目的实践者,为活动的推广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们希望她可以介绍一下这样的奖项在中国的实践。

约翰·莫尔绘画奖基金会理事

凌敏教授

凌敏教授首先感谢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李小山馆长和策展人陈瑞。她说约翰·莫尔绘画奖与在中国的很多绘画奖项的不同之处有三点:第一、每一年都会有三位国际的艺术家、策展人或者评论家,两位中国著名的艺术家组成评委组;第二、这个奖项的标准是5位评委他们的讨论结果——什么是当代绘画?他们讨论的结果就是标准;第三、约翰·莫尔绘画奖的奖励机制是不给奖金的,而是让5位得奖艺术家可以到英国驻地一个月,除了参加英国的约翰.莫尔展览和5位中国得奖艺术家的群展,他们还可以到英国的其他美术馆交流,还会提供在国外做个展的机会。也就是说通过这一奖项,艺术家们可以迅速走向国际舞台。 所以一路走来看着约翰·莫尔绘画奖从第一届开始一直走到现在的第六届,我的感慨就是文化的事、艺术的事都是细水长流的,可能十年二十年才会有一点影响,多年后回头看走过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文化和艺术组成的部分。明年第七届约翰·莫尔绘画奖的招募也即将开始,希望在座的学生、艺术家们积极参与进来。

策展人

陈瑞

策展人陈瑞介绍,凌老师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专注于美术史研究的资深教授,近年来对于我们绘画的推广,特别是中国当代绘画的国际交流,还有包括教育设计、展览批评的推广,一直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刚才她讲的是文化可能要10年、20年才有一点点的影响,我们从约翰·摩尔绘画奖在中国的推广和生长也能看出这一心声。 因为约翰·摩尔绘画奖在英国有着独特的影响,《画刊》杂志也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而且一直在中国的艺术期刊领域处于先锋位置。为什么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一次关于绘画的讨论”?因为绘画对于我们当下的艺术环境来说,是一个偏传统、甚至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类型。相对于现在的新媒体、科技、装置各方面的综合艺术来讲,其实传统的杂志、纸媒也面临着数字化、市场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不太友好的环境。所以孟尧在当了主编之后,他也做了很多的思考,接下来有请孟尧先生,从绘画和传统期刊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讨论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画刊》杂志主编

孟尧先生

孟尧先生说自己主要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我认为一个展览、奖项的品牌能持续做下去是特别不容易的。做不到一定年限的积累,可能你的诉求、对文化上的一些想法就没有办法形成更完整的面貌。约翰·摩尔绘画奖在中国已经做了10年,在英国做了50年,这本身就说明它是一个有文化想象的展览。 第二,艺术奖评选实际上不可能给出一个真正绝对的、好的标准。我认为不同奖项能够呈现出不同评委自身的艺术观和趣味倾向,约翰·摩尔绘画奖是给出了评委们在不同的年份对当时艺术创作的价值反馈。 从我的感觉来说,它和主流学院背景的成品标准肯定不一样,这在今天也已变成常态,你不可能在一个学院序列里面再谈更多的可能性。 针对绘画做一个奖项,在今天首先是对从事绘画的青年艺术家的一种鼓励,这种鼓励通过这个展览呈现;但今天这个展览可能是还没有那么大的信息量,因为一个奖项评选出优秀的创作范围之后,我觉得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批艺术家他后续是否还在从事艺术的创作?他继续从事艺术创作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我觉得这个比展览本身更值得关注,同时也是这个奖项持续这么多年做下去的一个价值所在。 它是绘画艺术的观察者、绘画生态的推动者,我觉得在这样一种当代艺术的形式下,绘画这个起点太高了。我觉得任何一个城市绘画的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上,可能都是一种如履薄冰的状态,因为你突破的任何一小步,可能往艺术史回溯都能找到一个明确的来源。

所以现在有很多的绘画创作就跟装置、影像结合,绘画作为媒介的方式不断进入当代艺术的创作序列里面,纯粹的、做绘画的艺术家我觉得现在是越来越难。因为如果说你想把绘画作为纯粹表达你对今天社会文化理解的一种方式,客观说它依然不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艺术家、画家在绘画之外,都有自己的视觉逻辑、生长和发展。 那么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约翰·摩尔绘画奖后续也会需要应对的事情,就是当一个绘画奖面对如此丰富复杂的艺术当代现场时,奖项本身针对的绘画能做出什么变化。这也是我比较期待看到的。

策展人

陈瑞

陈瑞认为,当我们做这个奖项,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这才是最精彩的方面。 因为我们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在这10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也是在探索自己的路径。

我们有一个非常好或者说是比较独特的机制——独立策展人制。每个人都有一个重点的方向,比如林书传先生,他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叫“复调”,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地域性的调查,接地气的同时,也是对策展人机制比较好的讨论。 现在在一号展厅展出的“有框的都是书,没框的不是书 —— 德国最美的书&一些与书有关的概念”就是由他担任策展人,也是南艺美术馆和一个资深德国合作伙伴共同发起的。
但是在这个奖项的探讨策划过程中,其实一直在设定一个新的规则,即它的有效性。所以这次也专门请林书传先生来讨论一下,约翰·摩尔绘画奖的有效性在哪里?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林书传先生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林书传表示,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我对规划的评奖存在质疑,不是反对约翰·摩尔这个奖项。
我先说一下我的理由,一个是”当代绘画“这个概念,这两个不是一个时空的词语。其实我觉得“绘画”是一个永恒的、没有保质期的词汇,但是“当代”是一个不断在更新、有保质期、随时可能变质的词汇。

为什么我说绘画不是一个竞技项目?

它只是我们在本时代比较重要的个人审美的一个切片,当然它有效。获奖的艺术家们通过奖项获得一些东西,但是奖项对于艺术家的创作只起到一个基础的鼓励和更有效的传播的作用,其实对他们持续的创作脉络的改变,我觉得不一定是带有决定性的。基本上我是根据艺术家们的规划和他们的作品找到他的,不一定是根据奖项去找到他。

现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