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EXHIBITION

有光 —— 周先锋个展

2021-04-13

有光 —— 周先锋个展

The Glazed Radiance —— Zhou Xianfeng Solo Exhibition

开幕式:2021.4.15 下午 3点

Opening:Thursday,3 pm,2021.4.15

展期:2021.4.15 — 4.30

Duration:2021.4.15 — 4.30

学术主持:陆斌

Academic Director:Lu Bin

艺术总监:郑闻

Art Director  :  Zheng Wen

策展人:张雨卓

Curator: Yuzhuo Zhang(Mark)

策展统筹:薛黑黑、束宁睿、俞点

Exhibition Coordination:Xue Heihei,Shu Ningrui,Yu Dian

海报设计:王瑞楠

Graphic Design:Wang Ruinan

地点:南艺美术馆零展厅

Venue:Hall 0, Art Museum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零展厅将于2021年4月15日起呈现“有光—周先锋个展”,届时将展出艺术家周先锋近年来较有代表性和探索性的陶瓷及其它多媒材艺术作品。多年来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对于材料的探索、技艺的应用、光元素的融入、不同艺术媒介的结合、观念的表达、以及陶瓷艺术在当下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均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本次展览是艺术家近年来力作的一次集中呈现。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4月30日。
陶瓷的制作与烧造离不开工艺性,但落入纯工艺的炫技是无趣的,如何让观念与陶瓷的实验实践合适、有机的融合到一起,是一个值得一直探讨和追寻的问题,让把泥巴玩出一些滋味来,那才是有趣的。                                                                                 

 —— 周先锋

写在“有光” —— 周先锋个展之前

文/张雨卓

周先锋是一位“带光”的艺术家!在此我并不是想要故弄玄虚,无中生有。这里的“光”,指的是闪光点和创新点,给人眼前一亮之感。这种感觉既体现在他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呈现上,也体现在其创作逻辑,和作品背后的缘起、思想、叙事和感悟上,更来自于艺术家寻求不同艺术媒材的结合与转换,以及陶瓷艺术更多可能性的不断摸索,继而产生的别样审美意趣。 在陶瓷创作上,周先锋从不满足于程式化和常规化的技艺应用,而是将观念的表达、不同的媒介、各种艺术形式等等融入陶瓷艺术创作,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仅仅是将陶瓷的技艺进行传承和延续,虽然这固然重要,但终究只是对于传统的沿袭,某种程度而言,在艺术性上打了些折扣,因为创新和突破不再被强调。有着扎实传统制陶技艺基础的周先锋则选择另辟蹊径,并无刻意,而是自然而然。在艺术创作和日常思考上,他从未停歇,源源不断,他的许多生活点滴、平日体悟、情感流露和经历心得等等都通过其作品进行着传达与分享。 正所谓“灵光乍现”,我以为他的陶瓷艺术作品富有灵性。他不仅仅拘泥于传统陶艺创作中基于形制、釉色、图案、纹饰等等所可能产生的局限性,而是用一种更符合其内心表达的语汇和方式,试图打破传统陶瓷艺术的固有审美和范式,着重于将意义的表达和问题的讨论放在重要的位置,如《修复》、《粉色骨头》、《染色》、《触?觉》、《有意?无意》、《心经》等等莫不如是。 当然不仅是陶瓷,周先锋多年来的创作实践涉猎广泛,包括版画、影像、行为、雕塑、装置、多媒体交互等等。他总是能够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融合,不断地去追求创作边界的拓展和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部分作品带着实际的光源,从视觉上而言就“有光”。近期,他创作了融入盲文元素的作品《触?及》系列。该组作品在红、绿、黄、蓝、粉等颜色的瓷板上加上了具有交互性的盲点光源。有意思的是,盲点通常只有在凸起且相对紧密地组合在一起时,才能被触摸并识别出含义,先锋则是对这种情况作了某种解构。首先,本该具备意涵指向的闪亮盲点并不凸起,且在交互技术下,随着人的行动忽明忽暗。再者,他有意将不同盲点间的距离拉大,因此假使这些盲点是凸起且能被触摸,可由于不同位置的盲点间隔过大,使得阅读成为不可能。而对于大部分无试听障碍的观众而言,他们纵然能眼见为实,却也不具备阅读盲文的能力。于是,矛盾性、对抗性和反常规性在这件作品中体现的尤为强烈。 另外,在相对昏暗的影像展厅也呈现着一件带光源的多媒体装置作品《光的褶皱》:54张单色瓷片呈方形放置,瓷片下是光源和灯下方的泥土碎石。泥土表面的自然断裂增加了作品的岁月感,这种破碎干涸的状态又和灯光之下的各色发光瓷片形成了某种对应反差。影像厅墙面上的另一件作品《观?照》亦由镜面制成的盲点构成,这些盲点其实组成了颇具哲理的一句话——“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可同样因为盲点并未突起,对于盲人,这些盲点都是无法被理解的天书。这两件作品同时出现时,当灯光与镜面发生关系,镜像与实体产生对照时,“真实”与“虚幻”、“希望”与“迷茫”、对于“我”的理解等等这些对应关系便被隐隐地道出。实际上,小镜片、五彩的瓷片、微弱的光源、破碎的泥土等等,它们的结合让作品的解读变得多元也不易被准确定义。艺术家似乎也并不想刻意明确和主导观者的理解,而是让观众能够不受制约地走入展厅,并基于自己的经历和现场感受来给予一种阐释。 类似的,有时当我问及先锋作品的意义时,他似乎并不想要那么确凿地给出解释,而是让作品说话,让作品自带发光,向观众传递一份疑问,一种表达,产生一次沟通。因为作品的“有光”很多时候是由大众,或者说有心人,可能是形成某种作品与人之间的“观看”或者“对话”,来产生或是触发......

部分作品欣赏

_8.jpg

《修复》可变尺寸 2012年  瓷、铜  

6.jpg

《非此·非彼》  可变尺寸  2017   瓷

_9.jpg

《触·及》系列 2020 瓷 

_0.jpg

《无题1》31×39厘米  2018  瓷 

_7777\.jpg

 《染色系列10》 22×32厘米  2018  瓷

_7.jpg

《粉色骨头2》 可变尺寸 2018 瓷

_44.jpg

《记录 2020》系列 80X80 厘米 2020 瓷

2ba92774c0b5be2491fcf6bc500fe6e8.jpg

《未来考古-网名》30×40厘米  2010  瓷

#艺术家介绍

屏幕快照 2021-04-13 下午4.11.47.png


周先锋男,1979 年生,中国江西修水人。2004 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南京,任教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近期部分展览:

2010 年 5 月 “磁悬浮”当代艺术展 (上海);2010 年 9 月 “抗生素” 中国第六届宋庄艺术节(北京);2010 年 10 月 第七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 (杭州);2010 年 10 月 2010 当代国际陶艺展 (景德镇);2011 年 10 月 首届中国高岭国际陶艺展(景德镇);2012 年 6 月 “痛觉”实验艺术展(南京);2012 年 10 月 2012 国际陶艺展(景德镇);2012 年 12 月 首届中国当代陶艺大展(北京);2012 年 12 月 “从南京出发—困顿与延伸”当代艺术大展(南京);2013 年 11 月 “时区”高校青年教师作品展(南京);2014 年 3 月 “就地出发”当代国际陶艺大展(北京);2014 年 4 月 当代陶瓷炼金术(南京);2014 年 5 月 “物 - 心”陶艺展(深圳);2014 年 11 月 首届“陶埏新语”当代陶瓷三年展(广州);2015 年 1 月 “当传统遇到设计”陶艺展(伦敦);2015 年 9 月 “隔离”周先锋作品展(南京);2015 年 11 月 “左岸右岸”陶艺交流展(南京);2016 年 1 月 “溯源”第七回当代陶瓷作品展(广州);2017 年 5 月 “熔点”国际陶艺展(南京);2017年12月 “要有光”作品展(南京);2018 年 5 月 “平行 -- 上海” 当代艺术展 (上海);2018 年 9 月 “冷焰”周先锋作品展(南京);2019年 5 月 可一春季沙龙展(南京);2020年12月 “相逢”-上海当代实验陶艺展(上海);2021年1月 “倚湖山迎春特展”(湖州)

现场图片 

QQ2021042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