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生活美学系列展览
之“茶韵万里.金陵新篇”茶文化艺术展
主办:
噫吁唏艺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数智科创中心
协办:
北京影易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文化传承与数智创新实验室,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生活美学与当代设计创新课题组”
展览时间:2025年6月17日——7月11日
展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一层实验空间
开幕时间:2025年6月17日 15:00
展览前言
《叶脉里的山河》
中华生活美学系列展览是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结合我校重大课题项目的研究而展开的一系列策展项目与研究、实践计划。本次展览的策划,美术馆将从中华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展开探索。一片茶叶,凝结着东方的时空哲学。从历史古籍的墨迹中苏醒,在匠人的掌心重生,于商队的驼铃里远行,最终停驻于金陵黄瓜园,化作一盏照见千年文明的光。
展览以“技”、“器”、“艺”、“室”、“文”、“路”、“人”这七个关键词来解构茶文化的运行轨迹。“技”是大地馈赠的密码,影像中翻飞的茶青,延续着与自然对话的古老语法。“器”承载着泥土的记忆与金属的温度,樊进、杨美华、张威以当代手工艺重构茶事仪典;章燕紫将冲泡后的茶重塑为曼妙的颜色纹理,茶的“逝去”在艺术中获得了永恒形态;陆斌、李雨花的陶艺创作让茶烟氤氲成禅意,唤起草木的精魂,从“艺”的维度展开对于茶文化精神远征。这种超越物质的精神性,在“室”单元中升华为冥想空间:张弛与吴映月的设计团队,以器物为砚、煮水为律,邀观者步入茶庵的澄明之境。在“文”之单元中,汪之雄先生的古籍收藏似一条回溯的暗河,从唐代的《茶经》到清代的《闽小纪》《闽产录异》,古籍文字与影像在展厅中形成巧妙的互文。当视线沿“路”西行,延伸于19世纪中国与西方摄影师泛黄的相册中,茶马古道嶙峋的石阶与海上瓷茶之路的惊涛,在中西茶路的贯通与传播中编织出文明互鉴的经纬。而那些在“人”之单元定格的斑驳影像——茶农皴裂的手、茶商精算的眸、文人烹雪的袍袖——无不诉说着这人间烟火的温度。
茶之道,从来不在一器一物的仪式中,而在中国山河血脉的奔流里。金陵,这座浸润在六朝历史文化中的古城,见证了郑和宝船载茶出洋,目送过龚贤在扫叶楼以茶会友…今日,我们以“新篇”为名,并非断裂的宣言,而是将茶文化基因植入当代生活美学的肌理——当王欣与徐哲诚的当代茶器隆起数码肌理,当周军南与于明涛的跨材质创作生长出人文意境,传统正以先锋的姿态重生。一抹茶韵,跨越万里,从掌心的宇宙中再度舒展成一片沃野,进而以当代精神诠释并拓展中华生活美学的探索与边界。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2025年于金陵
部分展出作品
.

噫吁唏艺术馆藏格里菲斯相册-拍摄制作于1870年代的“茶路”和“制茶”的原版相册
噫吁唏艺术馆藏格里菲斯相册(复制)

汪之雄藏茶文化古籍文献-清《康熙字典》中收录的“茶”
章燕紫《如洗系列》

陆斌《点石成金》

李雨花《流水》

樊进《白露》

王欣《素·器象》
中华美学系列展览延伸学术活动之一
金阁对谈
.
对谈时间:2025年6月17日16:20——17:20
对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咖啡厅
项目主持:陈晓红
特邀嘉宾:
樊进,李欣,陆斌,李雨花,汪之雄、吴锡端、吴映月,王欣,许哲诚,杨美华,于名涛,曾璜、张弛,张孟江,张威,周军南
关于《金阁对谈》:
《金阁对谈》是由噫吁唏艺术馆陈晓红馆长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关于文化与艺术领域的研讨项目。每期对谈借由相关的展览项目,邀请文化界、产业界及艺术界学者共同探讨由展览主题引起的一系列公共、社会及艺术领域的相关话题。本期《金阁对谈》项目以《茶韵万里.金陵新篇》展览为端,从茶文化的中西传播及推广展开,邀请参与学者们共同探讨与之相关的诸多话题。
中华美学系列展览延伸学术活动之二
茶韵千年:从中国传统到全球时尚讲座
讲座时间 : 2025年6月18日10:00-11:30
讲座地点 : 南京艺术学院2层公教空间
主讲嘉宾 :张弛
学术主持 :曲俊
主讲人介绍:
张弛博士,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理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视野下的设计文化交流与设计教育。
出版专著《茶杯里的想象18世纪中英茶叶贸易与设计文化交流》,译著《茶味英伦:视觉艺术中的饮茶文化与社会生活》。
讲座概要:
茶,承载着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智慧,既是传统的文化符号,也是全球时尚的重要元素。本次讲座将立足于艺术设计视角,探讨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