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月10日16:00,“悬而未决——苏新平作品展” 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3号展厅开幕。本项目由著名学者、《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舒可文策划,由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展览共展出苏新平2007年以来创作的“风景”、“灰色”“人物”“八个东西”等系列作品27件。其中,高3米,长16米的巨幅画作《风景》曾在嘉德2011年春拍中以2200万成交,该作品此次也从藏家手中借来参展。隋建国、方力钧、夏小万、李津等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艺术家、批评家和艺术机构,出席画展开幕仪式和研讨会。
苏新平本人坦言,无论是“风景”、“灰色”还是“八个东西”,它们都并非客观世界中的实景,而是一种内心想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他的风景画有别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中国山水画,“从形态上可以称为风景或山水,其实质与自然山水没有直接对应关系。我的作品从表面上看,有着山水或风景的外观,内涵却是我对世界的感悟和感受,也可以说是我的生存处境或者说是心理的、精神的状态的表达”。他告诉大家:风景系列的创作最初源自每天面对的生存环境,以及环境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的种种变化,“我亲眼看到由青绿的田野到高楼耸立的变化,感受城市那日趋迫近的越来越严重的挤压感,有些不知所措。这也使得我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梳理,如何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于是就有了这些画作。展览将延续至5月26日,之后展览将于9月14日至23日移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为期一年的全国巡展。
展览开幕式上,南京艺术学院米如群书记为展览致辞,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教授宣布展览开幕。下午五点,南艺美术馆学术部主任郑闻主持了本次展览的研讨会,邀请舒可文、李小山、顾丞峰、常宁生、夏可君、王璜生、王春辰、殷双喜、俞可、杨卫、李公明、肖昱、杭间、李峰、杨劲松、隋建国、周一清等,从不同面向对苏新平的艺术展开了讨论。